English

不良家教易导致行为异常

1998-12-15 来源:光明日报 何进喜 我有话说
河南医大科研人员提醒少儿家长

不良家教易导致行为异常

何进喜

河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少儿教研室副教授吴敏等人,对596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,发现不良家庭学生焦虑的检出率、学生行为问题显著增高,表明父母的不良管教态度容易使学生出现反社会行为、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神经症状和学业不良。

人格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,儿童从出生到步入社会,家庭人际关系对人格基础形成具有重要意义,尤其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的生活中心和精神寄托。吴敏等人对父母管教态度与学生焦虑、行为问题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。他们选择郑州市小学四年级至初三的学生536人,其中男生273人,女生263人进行了个体情绪障碍,即焦虑程度、行为异常以及父母管教态度等方面的调查,有42%—90%的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管教方式,家长的错误行为意识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。在不良管教态度的10种类型中,以积极拒绝型(体罚、虐待、苛求、放弃养育)、严格型(对子女严厉、顽固、强迫或禁止、命令)、期待型(不切实际地过高要求)的检出率显著增高,这些对学生焦虑的产生有直接原因;而消极拒绝型(对子女不尊重、拒绝帮助)、积极拒绝型以及严格、不安、矛盾、不一致等6种类型容易使学生出现反社会行为,如反抗、破坏、不合作,非社会行为如孤独、抑郁、不适应、自卑、逃避、依赖、无计划性、无毅力等。一些学生会表现为神经症状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业不良。

调查表明,不良家教方式与儿童焦虑、行为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儿童少年是未成熟的个体,具有敏感、反应剧烈、容易受伤害的特点。如何帮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起来,顺利完成学业,避免各种心理障碍,正确的家庭教育至为重要。从目前社会的家教形式看,开展家长有关知识教育,提高心理疾病的防范意识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。专家建议,在对儿童少年进行咨询帮助的同时,应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态度和引导方式。在全社会普及家教、心理卫生知识,促使儿童少年健康地成长起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